家庭教育成功的标准是什么?主要矛盾集中在哪些方面?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市妇联昨天发布上海家庭教育现状分析调查报告,根据对2000多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家长抽样调查显示,近2/3家长认为身体健康是家庭教育成功的首要标准;家长和孩子互动的时间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课题组曾于2005年在上海开展过一次家庭教育调查,与十年前相比,家长最重视的仍然是教育。在对家庭教育最重要任务的选择中,64.29%家长选择了“教育”,19.03%选择“人格和心理素质教育”,5.74%选择“生活习惯教育”,选择“兴趣和爱好培养”、“智力开发与学习”和“身体素质教育”的,均不到5%。
对家庭教育成功标准的认识上,家长们选择比例最高的为“身体健康”,其中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家长选择的比例分别为60.20%、61.43%和58.67%。“心理健康”和“品质好”的选择比例也较高。比较出乎意料的是,家长们选择“学习成绩好”、“未来能挣大钱”的比例并不高,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家长比例均在1%左右。
调查显示,上海家长普遍比较。93.64%的家长表示“和孩子有关的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先和孩子商量一下”,比较尊重孩子意愿;71.79%的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较。
调查显示,与十年前相比,父亲缺位现象不仅未得到改善,反有所加剧,而母亲负荷有所上升。育上看,由父亲负责的比例,从30.2%下降至23.7%,相反,由母亲负责的比例却从20.3%大幅上升至47.2%。从孩子业余时间的家庭分工来看,一方面孩子自己的决定权大幅下降,从45.6%下降至19.1%,另一方面母亲决定权却大幅上升,从23.0%上升至31.9%。有意思的是,参与学校家长会的家庭中,母亲、父亲和祖辈的参与比例分别达70.8%、25.79%、3.41%,可见母亲责任体现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
调查显示,家长望子成龙的教育期望越来越高。与十年前相比,希望子女达到本科以上学历的家长从39.9%上升到54.6%,而希望子女不必达到本科学历的家长从18.3%减少至2.6%。家长自身教育程度越高,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也越高。
家庭对孩子的课外教育投资普遍较高,一学期花费的平梦见钞票均值约为5500元,中位值也达到3000元,占家庭同期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10%及以下的占61.28%,在20%以上的占17.94%。而且,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课外教育投资更高,家长本身是独生子女的比非独生家长的教育投资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