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调研报告> 文章内容

关于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7-25 3:24:5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姐妹互换一家亲近年来,在国家和省、州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凤凰县结合实际情况,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相结合、财政扶贫资金与其它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相结合、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相结合,真正探索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精准扶贫子,不断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我们采取走访查看、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凤凰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全县土地面积1745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340个行政村7个社区9个居委会,有苗、土家、汉等28个民族,总人口42.2万人,其中贫困村200个,占全县总村数的58.8%,贫困人口8.3166万人,占总人口的19.7%,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机制创新全力破解扶贫攻坚难题,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大幅提升。凤凰县加快经济转型,依托历史禀赋和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旅游带动经济发展战略,逐步探索出以文化旅游主导产业带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一业带三化”特色县域经济发展道,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61.9亿元,增长13%,财税收入7.06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42.8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09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32元,分别增长12%和12.2%;减少贫困人口1.5155万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出全省平均增速,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跨越追赶之势正在形成。

  (二)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了扶贫攻坚。历经多年努力,文化旅游步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凤凰已成为湘西旅游龙头、湖南旅游窗口、中国旅游名片。2014年,共接待游客956.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98亿元,分别增长15.2%和24.5%。今年1至9月,接待游客911.6万人次,旅游收入75.3亿元,门票收入2.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9%、40%、81%。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带动扶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一是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县文化旅游产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间接就业岗位8万多个,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从事文化旅游服务行业。二是带动了部分村寨就地转产脱贫。现有4个民族特色村寨开发乡村游,还有10个特色村寨将陆续对外,这14个村寨村民将就地转移从业,脱贫致富。三是带动了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如姜糖产业产值1.8亿元,带动了1.2万亩生姜建设,姜农直接收入7000多万元。带动了12万亩蔬菜产业、2万亩猕猴桃产业。四是带动了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农村人口通过参与服务文化旅游产业,思想观念明显转变,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

  (三)“两山”脱贫解困,闪现了特色亮点。“两山”地区是指山江、腊尔山两个中高海拔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以来,凤凰县委、县按照“山下”扩容提质、“山上”扩容增量的目标,统筹推进“两山”地区扶贫工作。2011年,省委、省将腊尔山高寒山区列为全省少数民族高寒山区脱贫解困试点。按照“主导、规划引导、突出重点、整体推动”的思,先后整合投入资金4.58亿元,全面实施水、电、、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腊尔山片区完成了3016栋农村危房,解决了1.5万人的住房问题;拉通村组公79条237公里,整理基31条107公里,新建机耕道91条294公里;建成38处农村人畜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3.7万人;全面完成农网。腊尔山片区6.5万人基本告别了土坯茅房、肩挑背驮、天旱断饮、经常断电的历史。两山”地区特色产业起步,种植烟叶2万亩,新开发蔬菜3400亩、杜仲2200亩、水果4500亩,初步形成了烟、菜、药、果、养五大产业。腊尔山片区成功创建第6批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被国家标准委授予“全国农业标准化优秀示范区”、“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优秀示范区”。

  (四)民生事业推进,做到了大幅改善。针对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民生问题,全面改善上学和医疗条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力争3—5年投入11亿元,新建和改建一批学校和幼儿园,推进城乡教育布局大调整、大建设、大提升。近年来,共建成农村合格学校21所、乡镇幼儿园71所。2014年教育支出突破4亿元。全力救助贫困学生,去年救助各类教育阶段贫困学生1848人。全面改善教师住房条件,修建教师公租房1230套。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实行了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最边远教学点老师每个月最多可以领到1400元钱补贴,部分教龄长的村小教师年收入近6万元。扎实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全县24个乡镇卫生院完成升级,新农合参合率达97%。救助农村特困人员1.2万人次,落实了2.1万名农村贫困群众的低保政策,14725名库区移民享受国家移民后扶政策,新建乡镇敬老院19所。先后培训农民3.2万人,基本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五)党建扶贫工作,加强了基层基础。历届县委、县围绕党建扶贫主题,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加强乡镇和村级班子建设。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工作,到移民村、贫困村任第一支书,选派一批科技人才到贫困村和产业示范村任科技特派员,选派一批优秀农村充实村级班子。二是不断提高基层保障水平。2015年,乡镇人均办公经费为1.5万元,乡镇经费投入预算达1.05亿元。村均运转经费达9.86万元,其中办公经费达3.07万元,社区运转经费达35.92万元,社区专项惠民资金50万元,强力保障基层正常运转。三是启动了一批基层建设项目。实施了一批公租房项目,改善了乡镇办公和生活条件。今年,投入4500多万元新建重建122所、维修98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后“十有”比例将达到30%。24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340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年底即可实现全覆盖,乡镇“六小”基本完成,有力改善基层干部工作生活保障。

  (一)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突出强化组织保障。凤凰县把精准扶贫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由县委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专职副、县、县人民、县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等相关单位为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进一步充实领导力量,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工作制度,夯实工作基础。明确乡镇党政一把手为扶贫开发第一责任人,确定了24个乡镇扶贫专干及分管领导,县与州、乡与县签订了减贫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强化县级主体责任,全面实行责任、、资金、任务“四到位”制度,组织工作力量,以定期不定期、定点不定点、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形式加强督促检查,及时通报精准扶贫进度,确保精准扶贫工作进展顺利。按照省、州要求,深入开展“一进二访三联”活动,及时制定了《凤凰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开展领导干部“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凤办〔2015〕57号),扎实开展进村入户走访调研,与困难群众“结穷亲”,扶真贫、解真困。相继出台了《关于印发凤凰县“十三五规划”期间县直单位建设扶贫责任制的通知》(凤办〔2015〕6号)、《关于成立县驻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凤办〔2015〕22号)、《关于印发凤凰县2015-2020年驻村扶贫工作方案》(凤办〔2015〕25号)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导规范全县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

  (二)落实目标任务,制定出台文件,突出编制扶贫规划。按照今年州分配我县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552人的目标任务,制定出台了《凤凰县减贫工作方案》(凤扶字〔2015〕6号),下发了《关于开展“五个突出”相关数据核实工作的通知》(凤扶字〔2015〕8号),将目标任务分解到24个乡镇,再由乡镇分解到村到组,落实到户到人。目前,各项减贫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建立了预脱贫花名册,预脱贫花名册与系统内标识预脱贫贫困户吻合,并按照精准脱贫要求,做到了帮扶对象“六有”,即有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资金、帮扶项目、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根据8.3166万贫困人口和200个贫困村实际情况,凤凰县组织精干力量,科学编制《凤凰县“十三五”扶贫攻坚规划》。同时,围绕落实州、县扶贫攻坚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任务,分别编制贫困村扶贫规划、行业扶贫规划、乡镇扶贫规划。

  (三)精准识别对象,完善建档立卡,突出科学管理体系。凤凰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凤凰县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凤扶字〔2014〕3号)和《关于调整凤凰县农村扶贫对象人数的通知》(凤扶字〔2014〕5号),及时开展宣传工作,组织召开了各村村民小组全体村民、村民代表评议等相关会议,按照“户主申请-投票识别-村级初审-公示公告-乡镇复核-县级审定-入户登记”七道程序,2014年完成9.83万贫困人口和200个贫困村识别,并建档立卡,实行信息化管理。贫困村2013年、2014年度登记表,贫困村表与系统内村表数据吻合度达100%。对识别过程中发现问题或有举报情况的,及时入村调查,核实线月份以来,按照“四个一批”、“五个突出”的要求,进一步抽调精干人员调查摸底,加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数据清理、核实完善工作,属于兜底的、搬迁的、大病救助的和属于产业帮扶的分别有多少,都一一进行了分类统计,确保贫困人口识别精准到位,为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四)干部驻村帮扶,整合扶贫资源,突出充实扶贫力量。凤凰县成立了驻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驻村办,在力量配备上做到坚强有力,确保各项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全县驻村扶贫工作省、州、县、乡(镇)联动,采取“一次性布点、一加一帮扶”的方式,对全县200个贫困村采取“一次性布点”全覆盖,抽调229名干部组建102个工作队,深入贫困村开展入户调查工作,实行结对帮扶,实现了全县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印发了《驻村扶贫队员管理办法》、《工作队(组长)任职通知》等4份文件,加强对全县驻村扶贫工作的指导,强化对工作队员的管理。按要求抓好2015年至2017年102个贫困村对口重点扶持工作,并做好下一轮(2018至2020年)98个贫困村的帮扶计划等相关工作,为驻村扶贫工作搭建了高效运转的工作平台。2015年,全县扶贫村计划实施项目824个,完成投资1.4亿元。目前,共实施项目建设750个,完工164个,完成投资1.32亿元。确定了“以乡建队,以村建组”和“1+1”模式,工作组的组长全部由科级干部担任,队长从组长中选任。6个省直单位集中安排在山江片,突出主攻“山腰”乡镇重点贫困村;12个州直单位扶贫村集中安排到腊尔山台地,集中力量打造高寒山区扶贫试点示范。按照财扶资金与其它资金的整合比例不低于1∶2的要求(三年投入财扶资金100万元,整合其它部门资金200万元以上),原则上财扶资金重点用于特色产业开发,整合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确保102个贫困村的水、电、、气、房和产业建设。着力抓好腊尔山镇夯卡村、追高来村、苏马河村,阿拉营镇天星村、舒家塘村,山江镇雄龙村,茨岩乡大坡村7个扶贫攻坚示范村和山江镇雄龙村、腊尔山镇夯卡村2个扶贫建房示范村建设。目前,全县已归集扶贫专项资金3439万元,着力抓好对象识别、扶贫规划、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六个到村到户”工作,典型示范村建设进展顺利。

  (五)探索创新思,加大扶持政策,突出产业扶贫开发。重点分三大区域分类指导开发产业:在习总视察过的廖家桥镇菖蒲塘村、视察过的都里乡古双营村延伸到“大兴-凤凰飞机场”脚下、包含城郊片3个乡镇、阿拉片5个乡镇在内的8个乡镇,抓好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开发;在腊尔山片5个乡镇,突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有机富硒反季节蔬菜产业,巩固武陵山高寒地区扶贫开发;在吉信片区3个乡镇,突出巩固和扩大发展多年来在生产、技术、销已经成熟的生姜产业。把产业建设作为推进扶贫开发的核心举措,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县委、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凤发〔2015〕1号)文件,每年整合资金1.4亿元,重点建设5个农业产业园和一批标准园,带动扶贫村发展。其中,重点抓好菖蒲塘片区生态观光农业产业、以雄龙村为中心的八公山片区综合产业、腊尔山片区有机富硒反季蔬菜产业、吉信片区生姜蔬菜产业4个产业片区和追高鲁村高标准猕猴桃示范园、天星村优质猕猴桃示范园、菖蒲塘村综合开发示范园、大坡村高山葡萄示范园4个示范园。目前,猕猴桃开发完成5000亩,蔬菜10000亩。

  (六)全面安排部署,建立信贷平台,突出推进金融扶贫。建立300万元以上的金融扶贫风险补偿金,支持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积极探索信用贷款的方式和途径,打造小额贷款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新平台。今年多次召开金融扶贫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小额信贷扶贫工作。6月底已全面完成在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3166万人、贫困户25722户的评级授信工作。年底前对评级授信农户投放贷款规模力争达到3000万元以上,以统一谋划、兜底、无风险运作方式,让贫困人口直接获得一定比例的稳定红利。目前,已完成支持贫困户小额信贷2040万元。同时加强了与省开发银行就采购贷款及文化旅游贷款的对接工作。

  凤凰县扶贫攻坚工作尽管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由于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原因,贫困状况依然较严重,还面临着许多突出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贫困面广,稳定脱贫难度大。一是贫困人口数量大。省定县内重点帮扶贫困村200个,全部是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贫困程度深、帮扶难度大的村。目前,全县还有贫困人口8.3166万人,且分布范围较广,国家现行扶贫政策难以全部覆盖。二是返贫问题突出。凤凰县属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很弱,农民经济基础薄弱,一遇,很大一部分脱贫人口又重新陷入贫困。三是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大多数居住在边远高寒山区、水库淹没区,自然条件差,土地资源少,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展程度低,脱贫难度极大。四是基础设施差。农田水利设施大多兴修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性蓄水严重不足,部分甚至不能发挥灌溉效能。

  (二)素质较低,致富力度不够。一是劳动力素质低。广大农村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知识和技能。由于贫困人口缺乏科技文化知识,脱贫能力差,观念落后,情愿给点资金或者物资暂时解决眼前困难,就更加导致了农民致富本领弱,影响了扶贫进程的快速推进。二是贫困人口参与产业开发难度大。在产业扶贫中,面临着两难困境:最需要扶持的贫困户因资金不足、观念落后和发展能力不足扶持不起来;扶持大户培养“种子选手”、扶持合作社或龙头企业非常必要,但要带动贫困人口参与到产业扶贫开发中,一些大户、合作社或龙头企业认为不合算,不愿扶持。三是农产品收入低。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低,粮价低,扣除种子、化肥、农药、薄膜、抽水等成本后,农民基本没有赚钱,务农增收难度越来越大,农民对种植业、养殖业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导致耕地闲置或撂荒现象较为突出。

  (三)条件,产业开发困难。一是土地流转难度大。由于部分农户不到位,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不高,给土地流转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流转进度缓慢,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开发。二是投资成本大。比如红心猕猴桃开发成本大,每亩投入超过5000元,对于贫困农民来说,要想开发红心猕猴桃难度太大了。三是培管技术不到位。部分农民文化不高,对产业开发技术掌握不到位,管理不到位,致使柑桔、猕猴桃等许多产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市场、技术存在风险。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总会遇到市场物价波动的变化和某些不可预见因素的出现。

  (四)合力不够,持续发展不快。一是认识存在偏差。部分乡镇、县直部门存在贫困发生率已经明显下降、只要经济发展贫困问题自然解决、扶贫开发对P和税收的增加贡献不大等错误认识严重干扰了扶贫开发进程。二是帮扶工作任务重。近几年,各部门都开展了一些挂点活动,帮扶部门每年要拿出少则1至2万,多则5万至8万不等的帮扶资金,筹集资金成为各单位的一题,导致帮扶积极性和效果大打折扣。三是资源较少。近年来,发展柑桔产业一度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由于受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技改品改资金投入不到位等因素制约,特别是自然灾害影响,群众发展林果业的信心极大损伤,椪柑产业笈笈可危。近4年来,推进“两山”开发,大力扶持金银花等优势产业,初步显示良好效益,但尚处于起步和推动阶段,并且此产业受市场影响大,价格难稳定,农民难保稳定增收。

  (一)注重专题培训,科学考核,形成合力。一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专题培训。着重解决对精准扶贫工作内容和要求理解不透、无从下手的问题。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工作队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它需要全县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精准扶贫工作目标任务才能实现,要从根本上杜绝各吹各号、各唱各调的问题发生。二要建立督查考核激励机制。把精准扶贫作为县“两办”督查室重要的督查内容,县驻村办、扶贫办要加强业务指导,制定精准扶贫督查办法和具体措施,抽调精兵强将,采取督查、随机抽查、定期检查等方式,重点督查扶贫对象准不准、需求清不清、帮扶空不空、资金明不明、数据全不全、脱贫真不真等方面的工作,并实行考核积分制,增加扶贫减贫分值,把督查结果纳入到绩效与考核当中,不仅对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进行考核,还要纳入对各县直部门、乡镇年度综合考评。三要明确扶贫开发工作责任体系。乡镇设立精准扶贫工作站,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全面负责对本乡镇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督促,检查落实工作。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各乡镇、驻村工作队工作的指导,切实将乡镇、驻村工作队、扶贫村、扶贫户统管起来,形成发展合力。

  (二)注重智力扶贫,加强培训,提升素质。一是继续组织实施“雨露计划”,把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作为重点,实行扶贫技能培训与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相结合,积极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二是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培训工作,重点抓好扶贫开发重点村主干培训和科技示范户、种养业大户培训,认真做好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等培训,不断提高贫困农民发展能力,增强他们的创业技能和致富本领。三是整合农村教育培训资源,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场地分散、师资薄弱,设施简陋等问题,制定完善培训规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产业发展。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帮扶力度,完善全方位帮困助学体系,把扶贫培训和扶贫助学放在更加突出,从源头上打破贫困“代际传递”。

  (三)注重夯实基础,完善条件,精准帮扶。一是加强以“五通”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群众用电、用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确保人民群产生活秩序正常稳定。抓好果蔬冷藏库建设,为农产品升值提升空间,解决农户生产的后顾之忧。二是精准识别,进一步做好贫困对象建档立卡、信息化管理、动态管理及“四个一批”、“五个突出”等工作。二是精准规划,科学编制好《凤凰2015-2020年扶贫攻施规划》,《八公山片区扶贫规划》,真正做到规划到村、项目到户、帮扶到人。

  (四)注重产业发展,加大扶持,服务群众。一是各类金融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和直通车,建立健全产业开发信贷机制,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实行扶持励政策。二是建立县、乡、村技术服务队伍和网络,落实技术责任范围。三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采取引进企业、订单发展、企农联姻的方式,稳定发展优质柑橘、猕猴桃、烤烟、蔬菜、中药材、养殖业、生姜等传统产业。四是加速引进和推广适合凤凰特点的农业优良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心猕猴桃等特色产业。五是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全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建立完善农产品销售长效机制和服务窗口,切实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六是继续支持凤凰县建设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主要是平整土地,扩大土地和可利用地面积,修建耕作区机耕道和积雨水窑。

  一是深入乡镇积极调研,进一步争取部门出台各种支农惠农政策,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良好条件。二是认真组织全县扶贫干部深入研究扶贫新政策,对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准确把握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主动作为,先行先试,率先发展、率先脱贫。三是出台土地流转优惠政策,加速土地流转速度,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四是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探索生态补偿及异地搬迁扶贫,确保全年减少贫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