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述职报告> 文章内容

拱墅区新探索——干部转正网上晒得失

※发布时间:2017-8-7 14:55:4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我原来所在单位许多同事都看到我们的公示了。”自从工作总结上网公示后,拱墅区城建发展中心党组、副主任孔源这几天老是接到一些熟人的电话,或关心地询问,或诚恳地。

  干部试用,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就连少数考察对象也经常有“走走形式”的心理。而事实上,考察期间的表现,正是检验一个干部能否胜任新岗位的好时机。

  对此,拱墅区一直很重视,不仅要求考察对象所在单位“一把手”审核认可,还专门考察组进行全方位的深入调查。

  此次在网上晒总结,正是该区探索干部工作的“破冰”之举。考察对象的总结交区委组织部统一公示后,只要有群众提意见,考察组都将一一进行查证,如果反映情况属实,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拱墅区区委俞东来说:“组织工作在许多人眼里相对‘神秘’,这次通过在更广的范围公开考察对象的工作业绩,就是为了消除这种神秘感,让更多人参与选人用人工作,从而有效保障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扩大干部工作公开度、透明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听说要把工作总结放到网上公开,挺不安的,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做过。”6月初,考察组到各个考察对象所在单位时,告知要将工作总结公布到网上,着实让9名考察对象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小河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茅月建是这次转正考察的干部之一。他告诉记者,接到通知后,他立即开始写总结,一改再改,还是忐忑不安。“实事求是地写出自己一年来的得和失,我并不担心干部群众提意见,但毕竟是公布给大家看,说得过谦或过分都不太好。”

  潘蕾在2009年通过公开选拔成为拱墅区外经贸局副局长。对于这次网上“晒”总结,她坦率地告诉记者,紧张在所难免,毕竟一个人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不过,大家都很地认识到,写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检查的过程。可以促使我们更加全面冷静地思考过去、剖析自己,告诉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

  “工作总结网上公示,接受更多人监督可以激励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更加尽心尽责,把压力为动力。”拱墅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柴宁宁对考察对象们的紧张心情表示理解。

  “与以往强调‘德、廉、勤、绩、能’的面面俱到不同,此次工作总结要求重点突出业绩得失。”拱墅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对这次考察对象的工作总结,明确要求言简意赅、力求精炼,重在总结亲力亲为的一些事情。

  记者在拱墅党建网站上还看到,除了“干部任前公示”外,首页还开设“推荐我心目中的好干部”、“干部考察预告干部任免信息”等栏目,开辟“干部监督举报”网上绿色通道、“干部工作咨询问答”互动直通车,并公开了组织部的电子信箱、联系电话。区委组织部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做法的目的,就是通过系统化的干部工作网上平台建设,实现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最大化。

  不过,点开这9位考察对象的工作总结,每位干部撰写的格式大致相同,重点强调业绩,再以较短篇幅提及廉政和不足之处。

  “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去年竞争上岗担任拱墅区员的红说:“大家一年来做的工作和不足,周围的人都很清楚,谁也不敢乱写。”

  拱墅区城建发展中心党组、副主任孔源告诉记者,他曾犹豫过以什么方式把这篇总结写得更好看。但到最后,他觉得还是一五一十地写,不打官腔、不说空话,还要让大家看得明白,这样的总结才是最好的。

  如何知道公示信息?区委组织部通过短信平台“组工快讯”,将要公示的消息发送给2000多人,覆盖面从机关干部职工一直到社区干部。

  记者从拱墅区委组织部了解到,公示以来,没有收到任何意见。这,一方面说明这即将转正的9名干部工作得到大家的肯定,但另一方面,是否和群众涉及面、参与面不够广有关?

  走访拱墅区一些小区,大部分居民都不知道这件事,但他们一致认为,既然是为了增加选人用人透明度,就应该让更多群众参与。家住米市巷街道半道红社区密渡桥8号的陈凤仙直言,毕竟社区居民上网的还不多,不如在社区公告栏直接公示。

  退休在家的仓基新村居民魏国功则,像他这样的退休人员,平时不大可能上网,能不能采用大多数社区居民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公示,甚至让群众面对面质询考察对象,“这样的考察结果才更科学客观”。双荡弄社区的刘国英还,是否可以在公示网页设置留言回复功能,让大家畅所欲言。

  从老百姓眼里的“神秘”到逐渐公开,干部工作信息正向普通群众“揭开面纱”。但如何让这种公开真正为老百姓所认同,还有很长一段要走。

  拱墅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试用期干部转正在网上晒工作总结,只是拱墅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的一个尝试。他们会认真吸取群众,进一步完善网站功能,拓宽公示渠道,扩大群众覆盖面,使普通群众也能及时知情并参与进来。同时,他们也将进一步加大干部工作其他信息的公开力度,以更加公开透明的举措,确保选人用人、公信。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