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绍兴正处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企业如何在新的发展态势下“破冰”转型?新兴企业如何站稳脚跟,在行业竞争中“华丽出线”?这都是绍兴企业家们亟需思考的问题。
日前,市委组织部组织我市部分企业家赴美国进行“优秀企业家企业管理创新”培训。昨天上午,刚刚结束培训回国的“美国班”19位企业家交流和分享了在美学习的体会。他们的体会或许可以为我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没有人会否认,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可是,“创新”这个词却被大流量世界给“玩坏了”。昨天的,每一位交流发言的企业家都提到了“创新”一词,可他们口中的“创新”,显然更具厚度也更显大度。
“创新不仅针对一个项目,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种思维方式,甚至也是一种发展。”浙江越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亮这样定义。他坦言这次在美国学习期间参观了很多知名大学和企业,让他感触最深的就是创新文化,还有创新文化背后的包容性。
如果说谢亮探究的是为创新打造宽松包容的发展,那么对于企业创新,来自浙江一景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技术总监李一清给出了更加具体的答案:“创新的前提是接受,你不能闭门造车。发现新事物,引进新技术,启用新人才,尝试新模式,用一切新形态的工具去实现自己做精做强的目标。”浙江开普特氨纶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裘菊兰则提到了“创新”的概念,“在创新型工作下,能大大提高员工的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比如给员工提供独处的空间,创新跨界,提供小组讨论和放松的空间等。”
“当然创新不是盲目的,我们许多传统企业往往是抓住机会就会进行高成本大批量的测试,其实大可不必。对创新的包容,本意就是容错,所以我们大可以在创新之前加上试错机制,降低失败的风险,那么即便失败了,无论是资金,还是心理,都能快速平复。”浙江运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俞辉说。
在上,俞辉讲述了一则小故事。一位拥有全球排名前十高校双博士学位、在美国西部工作的上虞老乡,在一个深夜对俞辉感慨:“我是真的想回来啊。”作为人才高地,以硅谷为中心的美国西部地区,一大批想来这里实现价值追逐人生理想的高端人才正在日益加剧的竞争生态中迷失方向。
当然,不仅是因为竞争的白热化导致人才急于把自己向其他地区推送,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新兴大市场,即便是美国当地的高端人才,同样向往这片肥沃的土壤。而绍兴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望,为人才“引流”找到了最好机遇。
“这里是可以实现中国梦的地方。”作为此次赴美学习团队中的“老人”,浙江笨鸟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锡辉由衷地说。作为一家典型的传统民营企业,何锡辉对人才的渴望溢于言表:“全人类都进入到全球化语言体系当中,这给我们这一代人造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作为企业的领头人,我需要一支充满生机的年轻队伍,来打破这种年代造成的不平衡,高层次人才就是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
把人才放在企业哪个,也是企业家们在会上探讨的重点。浙江龙柏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颖结合学习内容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表示:“失败的企业往往是失去了有效的领导力。千万不能让企业管理的外行人管理企业。我们引进人才,往往会有误区,除了高薪,还要给予高位。这导致真正的企业主没能掌控企业的发展方向,要知道,公司领导力在企业关头显得尤为重要,换言之,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