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教科局的统一布置、要求下,根据全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启动大会的有关以及教科局垣教发【2017】3号关于印发《深入学习找差距,争做四有好老师“师德师风”建设年实施方案》有关要求,“面向全员、全员参加、集中培训、网络、共同提高”的原则,英言初中80余教职员工,从正月十一日起,冒着严寒,积极、认真地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全员集中培训,严格、规范地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回顾本次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为了确保本次培训的顺利开展,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段红星校长为组长的“师德师风”培训领导小组,由副校长续新民校长具体负责培训的各项工作,学校办公室负责统计出勤情况,处负责培训内容安排以及资料收集,真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且2月6日下午2点,召开中层以上领导会议,详细安排寒假教师培训事宜,做到分工明确,任务具体。
2月7日上午9:00,在校餐厅二楼会议室召开了英言初中“师德师风”建设年动员大会以及寒假“师德师风”培训安排。段红星校长安排部署寒假培训工作,传达教科局关于“师德师风建设年”会议,并作动员讲话,指出本学年要围绕“五个一”,开展“八项活动”,即“五个一”为传达一个,学习一份文件;完善一个制度,制定一个方案;开展多个活动,撰写一个;制定一个规划,进行一个总结;营造一个氛围,掀起一个。“八项活动”为每月一次网络微论坛--形成,达成共识;每月一次师德典型案例学习--,省己及人;每月一次师德师风大讲堂报告会--正心诚意,为师为范;每月一次学生、家长评教,师生评校问卷调查活动--尊重反馈,纠偏扬正;每月一次师德师风案例撰写或论文创作--由表及里,提升高度;每月一次“英中最美教师”评选--挖掘典型,示范引领;每月一次师德师风反思回头看--查摆问题,加强整改;每月一次舜乡最美教师宣讲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办公室吴林冲主任“英言初中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办法”,强调了培训纪律及考核办法。车志刚副校长《英言初中“深入学习找差距,争做四有好老师”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并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教研室王海波主任安排本次寒假培训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活动,要求全体教职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静心聆听每一场,认真作好每一次记录,写好每一篇体会。
为确保老师们真正能从培训中获得实惠,在培训前,学校领导认真讨论,围绕文件,优选了贴近教师工作实际的实效性强的内容进行培训,在培训中每位老师学有所值。
1、以“习总讲话和师德师风建设典型案例”学习为依托,不断强化师德观念,提升师德水平,增强“立德树人”意识。
段红星校长为本次培训做了充分准备,先后搜集整理了习总在2014年师范大学的讲线年北师大贵州班的回信和2016年在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有关材料,认真组织学习讨论;续新民校长搜集整理了“师德师风”典型案例,选取了晋中市“最美教师”任果林带病、江西省被称为“挑山工”忠、“无臂园丁”江声发以及“癫鬼老师”廖乐年的感人事迹,让老师们学习先进,先进;处方永任与老师们一起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青少年保》等法律法规,让每一位教师做到“爱”和“责任”双担当。参训教师认真聆听,仔细笔记,享受了一顿“师德”营养大餐。
2、以“我的学校我做主,我的学生我负责微论坛”和“年级冬末成绩分析”为抓手,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提高“服务”意识
2月7日晚,教研室主任王海波主持了“我的学校我做主,我的学生我负责微论坛”活动。在两个多小时的讨论中,老师们紧紧围绕学校的内涵发展和课改推进,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围绕以生为本和人文管理,积极思考,认线日晚,由各年级长组织对参训教师对上学期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分析冬末考试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值得借鉴的工作经验,对新学年的教学工作进行规划设计,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
在本次寒假培训中,英言初中重点围绕下学期教学任务,以“集中培训、分组培训、自主学习”相结合,尤其发挥了学科组长的引领作用。我们充分以年级组、学科组长为资源,开展专题和经验交流,带动了全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由学科组长对课标进行解读学习,把握课标,研读教材,并组织教师提前备好一周课,,制作相应的ppt、微课,为新学年开展教学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在培训每一项活动中,要求教师反思总结自己的培训收获,并选择教师代表逐一谈培训,由学校组织年级组及相关领导对各教师的学习笔记、备课等进行了检查,各教师工作认真,笔记详实,备课认真,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在培训总结会上,段红星校长对本次“师德师风”培训工作做了总结,要求教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师德师风”不能喊在口头上、写在纸上,而要认真落实在教育教学行动中,并就新学年的工作思等情况向全体教师进行了说明,得到了全体教师的认可和支持。
总之,此次培训,组织有序,教师参与积极,效果良好,必将提高英言初中教师对“师德师风”建设的认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积极性,带动英言初中教师以崭新的工作面貌投入新学年的教学工作,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