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作总结> 文章内容

硕士新兵入伍、班长报告不敢带 高学历士兵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7-11-6 18:03:4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野外驻训第一天,宿营,茫茫戈壁滩一片忙碌景象。三班负责搭建野营帐篷,任务较重,苏爱国被排长派过来帮忙。早已盼着“援兵”来的三班长马梦,一瞅来的是苏爱国,喜出望外的脸立刻黯淡了下来,脱口而出:这种力气活儿你这个研究生可干不来。

  马梦的快人快语引起身边的战友一阵哄笑。苏爱国一下子愣了,在原地尴尬地杵着。研究生的身份,再次让他觉得与眼前这座火热的营盘,有些格格不入。

  这样的经历对于苏爱国而言,其实并不陌生。自进入军营那天起,不管乐意与否,研究生士兵这个头衔,总是在他的头顶忽闪忽闪。

  “平常心,平常心……”这是电视剧《士兵突击》里吴哲的口头禅,虽然同样拥有研究生的身份,虽然也曾这样安慰自己,但对于军旅生活,入伍前是农业大学在读研究生的苏爱国,还不能真的做到如水……

  习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军人。自大规模征召在校大学生入伍政策实施后,喀喇昆仑山下的这座营盘,已迎接了7个波次的高学历士兵。他们带给这座军营什么?军营又改变了他们什么?

  青年兴则国家兴,士兵强则军队强。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强军梦终将在一代代士兵的梯次冲锋中成就伟业,新时代中国士兵如何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强军征程中放飞青春?

  图片说明:一起顶风冒雪、一起摸爬滚打,如今的苏爱国(前排左二)在战友们眼里不再是贴着研究生标签的那个人,而是普通一兵。张硕田摄

  以“土把式”自居的李云龙,最初见到时,根本没把这个燕京大学的“洋墨水”放在眼里,满嘴冷嘲热讽,处处挑三拣四。

  刚入伍时,新兵班长李祖成一听说苏爱国是硕士研究生,专门到新兵营营部报告说自己不敢带,缘由就是苏爱国学历高、年龄大,怕带不好。

  平日里,只要和苏爱国坐一起,谁都会给他算算账。谁的硕士研究生同学月薪2万了,谁的亲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机关高就了……不同版本的“经济账”“前途账”,让苏爱国不胜其扰。

  由于年龄相对较大、体能差,苏爱国训练的时候,常会吃不消,甚至“冒泡”。这个时候,往往会有人拿他的高学历说事。苏爱国心里憋屈,却有苦说不出……

  刚刚分配到导弹连时,导弹连连长姚雷雷向上级坦言对苏爱国有三怕:一怕他个人主义强,不合群;二怕他观念强,不听招呼;三怕他爱面子心思重,甩不掉学历包袱。

  而倒挂,则是隐藏在排长郭克祥心中的“愁”:年龄倒挂,苏爱国25岁了,他才23岁;学历倒挂,苏爱国是硕士研究生,他是本科毕业;能力素质倒挂,苏爱国文化素养深厚、视野开阔,还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特长,而他除了专业技能、带兵管理外,其他方面与苏爱国相比较,基本不占优势。

  所有这些都在悄然说明,像苏爱国这样的高学历士兵,在融入部队过程中,势必面临更多的和挑战。

  “当在队伍里,你不是眼界最广、阅历最深、年龄最大的,你还有没有底气?当在队伍里,你嘴皮子、脑瓜子、笔杆子都不如这群新兵的时候,你还能不能带好兵?”一名带兵人直言高学历士兵入营带来的心理冲击。

  今天,如何让这些高素质兵员成为好钢,进而担负起强军的历史重任,正是各级带兵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图片说明:入伍前在理工大学大二在读的第79集团军某工化旅运输物资连“雷锋班”上等兵刘康(右一),矢志从军报国。几个月前,他放弃原有学业以优异成绩考取军校。图为刘康进行汽车维修。谭长俊摄

  “当前,大学生士兵群体主要以90后为主,他们长期生活在富足安宁的中,是市场经济时代的宠儿,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强烈,理想和个人价值取向多元化,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总体来讲是一种进步。现在战争样式迅即多变,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像苏爱国这样有活力和特点的人,或许才是应对未来战争的中坚力量。”苏爱国所在团的领导如是说。

  上世纪90年代,钱学森曾经有过“硕士师长,博士军长”的设想。如今像苏爱国这样的研究生士兵都来了,我们究竟该怎样应对呢?

  外军曾有这样一个观点:要想招募少数高素质的优秀士兵不难,难就难在如何把数以万计的士兵整体换代,因为这涉及到重新认识士兵的价值问题。

  苏爱国刚刚下连,宣传股就找上门了:团政工网缺人,想找个高学历的战士帮帮忙。私底下,也有人告诉他:在机关待着轻松,也能人尽其才。

  采访苏爱国所在某师的大学生士兵,记者知道,苏爱国面临的“机遇”,许多人都碰到过。在不少人甚至一些大学生士兵眼里,大学生士兵放在基层连队就是浪费,应该更多地放在能够发挥他们学历优势的岗位,才能尽快崭露头角。

  “对于高学历士兵,我们不能总用小能人、特长兵来看待,有一个苏爱国,我们可以让他去办网络。那么有一百个、一千个苏爱国怎么办,都去办网络吗?如何让高学历士兵的既有之长变成军队战斗力之长,时代需要我们对‘人尽其才’写下新的注解和实践。”

  由此,在对大学生士兵的培养使用上,应一一厘清“拔苗助长”“忽视兵之身份”“重表面轻里子”等误区,按照精武精兵的要求培养,让他们成为战斗力链条上能够无缝嵌入的“螺丝”,而非急功近利地造就“花瓶”。

  这一年,刚刚大学毕业,已经在临沂教育学院组织人事处的公举东应征入伍。接兵干部对他坦言:虽然你是大学生,到部队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你要想好了。公举东回答说:我现在就想好了,去!

  来到“南京上好八连”,公举东当好普通一兵,体能、胆魄、技能和气质得到全方位锻炼,并因过硬的事迹成为当时社会的焦点。后来,他还以大学生士兵的身份,受到当时军委的亲切。

  苏爱国的大哥苏爱军,和公举东是同年兵。苏爱国困惑时,苏爱军还特意给他讲过公举东的故事,让苏爱国若有所思。

  “硕士、博士,首先是一名战士。”苏爱国所在团周该成认为,既然来到军营,这些高学历士兵与其他人并没有本质不同,没有军人的样子、军人的本领,又何谈为强军目标贡献力量。

  毕业于财经大学的张成龙是2011年来这里当兵的。已经提干的他语气沉稳:“既然来了军营,军人就是我们的第一身份,把‘战士’当做一个学位来攻读,才能赢得更多的人生选择。”

  另一方面,苏爱国已经和中士的年龄差不多大。如果鼓励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走提干的,成功后也得从排长开始扎扎实实干起,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干部,已经算是年龄偏大的。

  在对苏爱国所在某师新入伍的32名大学生士兵问卷调查时,约74%的大学生士兵有明确的提干愿望,12%的人表示会选择继续考学,还有一部分人将成长目标仅仅归结为笼统的“锻炼”“体验”等表述。

  然而,随着战争形态的演进,随着国防和军队的需要,作为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士官岗位,其实也是高学历士兵大有可为的广阔舞台。

  由此,苏爱国所在某师从改变高学历士兵群体的成长设计认知入手,通过教育引导形成了高学历士兵群体成才目标的多元化趋势。

  据统计,近3年来,该师先后有17名大学生士兵直接选择套改士官,在修理、网络、通信等领域,发挥了显著作用。

  图片说明:闽南师范大学汉语专业毕业的吴新兵,入伍来到安徽总队合肥支队。这是吴新兵参加新训队组织的队列会操。

  硕士研究生来当兵,本是个稀罕事儿,大家起初都拿苏爱国当宝贝看。然而新兵训练结束,苏爱国的训练成绩总评一般,体能技能刚刚跨过及格线。下连后被推荐到技术室的他,试用期还没到,就被退回了连队。一位班长坦言,本来还觉得苏爱国有长处,只是没机会发挥,现在看也就是一般人而已。

  专业训练中有一个课目是空中目标识别,练好这个课目需要战士记住数十种参数,并能迅速作出准确判断。

  记忆如此之多的数据一直是个难题,过去除了死记硬背,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方法。而苏爱国教战友们用数字编程法记忆,再赋予每个数据的形象,通过组合进行背记。就凭这一招,臧班长带的班,在这项课目的考核中连续三次拿下第一。

  单兵防空导弹技术含量高,一向被人不看好的苏爱国,成了全连第一个获得射手资格的新兵。他不但自己过关,还用独创的教让复杂的装备原理变得通俗易懂。

  姚再起是团里有名的优秀导弹射手,多次在重大演习中操作导弹击落目标。他坦言,自己练得虽好却不能像苏爱国那样,把自己心里很明白的东西讲明白。

  但是,苏爱国再一次刷新了大家对他的认识。同为攻关小组的训练尖子、下士李祖成发现,苏爱国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效率很高。而组长刘会发现,每到攻入瓶颈期,看似有些外行的苏爱国总能提出切中要害的好点子。

  团周该成感慨地说:“其实,我们刚任职的时候,一些人也担心,这些学生官行不行啊?再多一分宽容和等待,我们就会发现苏爱国们身上更多的。”

  苏爱国来自一个从军氛围浓厚的家庭。他还未出生时,大哥苏爱军便已入伍,两年后,二哥苏爱卿又参军服役。彼时,军营里的高学历干部都是“稀罕物”,更不用说像苏爱国这样的高学历士兵。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1944年,当谈出这一论述时,面对的是部队官兵主体为贫农的事实。

  他的论述充分表明,即便在草根英雄辈出的战争岁月,官兵的文化素质仍然被党与军队的高度重视。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在作战间隙提升文化素质、培养人才的举措,既凸显了时代的无奈,也彰显了育人的紧迫。

  2005年10月底,国务院、冬季征兵命令宣布全面开展征集在校大学生工作。2008年6月,原总参谋部、原总部和教育部、、民政部联合下发通知,宣布将兵役征集对象主体调整为全日制高中以上层次各级各类学校应届毕业生。当年底,3.9万余名高校毕业生携笔从戎。

  而今,习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渐成部队建设生力军的高学历士兵脚下是强军兴军新征程,肩上是新时代任务。我们不禁发问,他们是否完全融入了人民军队的钢铁方阵,成为了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军人?

  新时代的视野与命题下,一些现象需要我们反思:认同感低,偏重发挥特长而不注重整体塑造;管理教育方法一成不变,质效偏低……这些现象说明,高学历士兵群体的培养使用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亟须一步步去改变。

  “空间”+“理解”+“培塑”,是调研中高学历士兵最普遍的。很多人表示,如果参军能够给高学历士兵创造多元化的持续发展空间,如果军旅生涯能够让高学历士兵在素质强化上产生更大增值效益,那么,高学历士兵群体能够更好地与部队建设同频共振。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