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大四学生毕业实习,大一、大二新生要假期实践,而实践单位的公章成为检验大学生是否落实和完成的标准,然而不少大学生的实习和实践已经变质,通过各种途径开个证明然后简单印上一个章交差了事,简单的一个公章根本无法成为检验大学生实习和实践的标准。
老家枣庄的王凯说,要去好的企业实习得有关系才行,不然就是进去了也是打杂。而一般这样的企业不愿意没有毕业的学生去实习和实践,因为有意向招实习生的单位,希望能够通过短暂的工作对大学生简单的了解,然后决定是否是他们所需要或培养的人才,没毕业的学生,时间短,一两个月就走了,实习和实践单位也不会花力气和心思关注你。
王凯说,周围的同学有好多连实习和实践单位也不愿去,因为实习都愿意在离家近或是离学校近的地方,这样可能会造成专业不对口或是对实习方向不感兴趣。去一家好单位可能会很远,吃住往往自己承担,成本过大,相反去一些饭馆打工,反而能挣些钱,反正实践证明很好搞定。
读在读专科的大三学生王蔷说,还有一年她就毕业了,今年5月份在老师的下,她选择了与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暑期实践活动仍然留在了实习单位实践。结果开学前,她只是在实习证明上盖了章,忘记了暑期实践活动也需要一个章。“其实也没什么事,最后我给同学买了一块雪糕,她帮我在她朋友的单位盖了一个章。”王蔷说,她还是好的,毕竟真的去实践了,她们寝室总共八个人,其中真正实践的只有一半。
不少大学生告诉记者,就算你没有实习,也没有亲朋开公司,还是能够得到你想要的实习证明和实践报告,不过要讲究方法。小黎说如果在淘宝里搜实习证明、盖章等关键词是不会有结果的,很多商家是不会这么明目张胆,通过搜实习报告,然后再和商家聊天才能获得你需要的服务。记者在淘宝网上联系了一个“hxp309470067”商家了解到,如果单单开个实习证明要100元,盖章的线”说盖章也是找关系,而且专业相对局限和固定。
医学院毕业2年的学的是卫生事业管理,现在在一家汽车店销售汽车,他告诉记者,就算在医院实习了,毕了业也很难找工作,除非再考研,拿到研究生学历。“自己学的是医学方面,也想找个对口的工作,但是临时工的报酬根本无法养活自己。我在厂子里干过,也经常下车间,辞了好几份工作,最后干起了汽车销售。”说,“面试的时候,根本不看你是学什么的,更不在乎你实不实习,标准就定在那,你能完成就能养活自己,就算你是研究生,不达标,挣的钱少你自己就呆不住,就会走人。”
作为公务员的杨颖同样有此感受,“所学的经济管理名字很响亮,但是大一就听别人说找工作难,当初临毕业就没打算实习,随便盖了个章,反正就业也未必会是对口专业,就一心扑在公考。”杨颖说,“一次不行就考两次,我的运气还是比较好的,当初报的不限专业的职位,一下子就考上了。”
在记者的调查中,毕业不实习不实践,简单的弄个公章交差了事已经不是个例,更谈不上什么秘密。实践与实习的意义已经变质或者说从来就没有达到过预期的目的。当对学生行为嗤之以鼻的同时,我们不仅反思,扭曲现象的产生也并非大学生一方造成。
简单而言,如果大学是个车间,用人单位算作客户的话,那么大学生就是产品,大学4年所有的大学行为的最终目的无非减少产品的次品率,因此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就成为了学校追求的目标。然而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接纳是直观反映大学这个车间的生产状况的市场反馈。我们一直奇怪,每到招生季,大学招生简章上往往都是学校的高就业率,而每到就业季,上“史上最难就业年”的字眼就会随处可见。那么到底是谁在讳疾忌医?
学校和社会单位作为大学生实习和实践的把关人,如果学校把关的成本太大且对学校而言没有必要,而社会单位又没有动力去把关,那么大学生实习多会流于形式。如同你喜欢香蕉,我却拼命生产苹果,我只管卖掉苹果不管贱贵,你却非香蕉不要。双方的冷漠和错位让大学生就业都成了问题,实习和实践就更无关紧要了。
原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目前却是相反,大学要升级,校园要有湖、操场、设置多少专业之类的标准,这让大学普遍扩招,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严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培养的学生过多,能找到工作都很难,何谈专业对口,专业不对口,大学期间的实践和实习又有什么意义?实习造假绝不是学生一个群体的问题,它仅是整个大学教育问题的一个边缘问题而已。在线测字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