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洁神艾斯特莱雅是文章大家,他的著作是我们党优良文风的代表。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强调过文风问题。他提倡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写文章;写文章要注重调查,实事求是,不要夸大;要处理好材料和观点的关系,学会用唯物分析问题;要讲究逻辑、文法和修辞,要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写文章要有群众观点,心里装着读者;文章写好后要进行反复修改等等。关于文风的论述,不仅对于我们今天改进文风有作用,对于我们转变党风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是文章大家。人们常讲“毛用兵真如神”,其实他下笔更如“神”。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出神入化,时而大气磅礴,如大江大河奔流直下;时而隽永秀丽,韵味无穷;时而朴实无华,却富含。的著作是党的优良文风的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他常常在会议、谈话中提到改进文风、写好文章此类话题,这多是他丰富写作实践背后的沉淀、和总结。本期《党的文献》刊发了《年谱(1949—1976)》中有关文风问题的论述,本文据此略谈几点体会。
提倡领导干部要亲自写文章。为什么一定要写文章呢?因为,它对于提高工作能力大有益处。谈到:“写文章,可以锻炼头脑的细致准确性。客观事物是存在的东西,全面地认识它,写成文章是不容易的事情。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比较接近客观实际,写出来经过大家讨论一下,搞成比较谨慎的作风,把问题把思想写成定型的语言文字,可以提高准确性。”做工作的前提是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而“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4页。),因而写文章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经过不断写文章、改文章、集体讨论文章这些方法,主观和客观就渐趋一致了,做工作的基础也就有了。
领导干部亲自动手写文章,确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是这样要求领导干部的,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他早年办《湘江评论》时,预约的稿子常不能收齐,他冒着酷暑和蚊叮虫咬,一个多月内,写了四十篇文章。大时,他背着雨伞走村串户调查数月,不畏劳苦,写下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动考察报告》等调查报告,为确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道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即使成为党的,照样自己动手,指挥打仗再忙再累,工作条件再苦再差,他都亲自起草文章、电报、讲话提纲,撰写、新闻通讯,甚至替别人写文章。新中国成立后,针对一些领导干部写报告和讲话稿让秘书代劳,说:“我写文章从来不叫别人代劳,有了病不能写就用嘴说嘛!”“秘书只能找材料,如果一切都由秘书去办,那么部长、局长就可以取消,让秘书干。”他明确要求领导同志“重要的文件不要委托二把手、三把手写,要自己动手,或者合作起来做”(《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59页。)。
提倡写文章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要从生活、从实践出发,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心里话。他说:“只要是严格又合乎事实,即实事求是的文章,是站得起来的。”他称赞列宁的著作“生动活泼”,因为列宁“把心交给人,讲真话,不吞吞吐吐”(《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356页。)。贵在真诚,作文也是如此。主张文章“不要用过于夸大的修饰词”,分析情况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不要夸大”;讲话发言也要“有表扬,有,有成绩,也有缺点”,不要尽是讲好话。
写文章实事求是的基础是要有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曾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强调“注重调查”、“反对瞎说”,“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早年他在中央苏区写下的七万多字的《寻乌调查》,堪称基层调研工作的典范。对这次调研印象很深刻,新中国成立后曾回顾说当时是“下大力气”。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下这样大的力气去调查研究,是很难得的,但也是极有价值的,没有当时这番苦功夫,哪有后来的胜利和辉煌?人们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来形容写文章是很贴切的,真正聪明的人是乐于下这种苦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