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总关于一把手抓的重要论述,我省率先建立党委(党组)工作述职制度,在省委委会议上安排设区市党委、县(市、区)党委、省直单位党组(党委)等进行工作述职,更好地传导压力,推动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增强意识、担起责任、展现作为,争当的促进派和实干家,确保中央和省委各项部署落实到位。
7月6日召开的省委委第十次会议上,温州市、绍兴市和省科技厅、省卫生健康委的党委(党组)作了述职。本号今天刊登述职报告摘要。
近年来,我们牢记习总寄予温州“续写创新史”的殷殷嘱托,锚定“再造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总目标,高举大旗、扛起担当,在“最多跑一次”牵引下,温州各领域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龙港撤镇设市有序推进,温州金改2.0版、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不断深化,新一轮国企蹄疾步稳,2019年获设区市工作考评优秀。突出把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作为的重中之重来抓,牵头制定了“两个健康”温州先行“80条新政”,推动2019年146项具体举措取得突破性进展、2020版清单全面落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提升5位、重返全国30强。
优化营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狠抓优化营商“10+N”行动,制定《温州市优化营商办法》,推动民营企业活力不断迸发,去年市场主体突破100万户,今年在册企业突破30万户。着力提升服务效能,省级“8+13”重大项目率先实现全市贯通,便民服务“瓯e办”、为侨服务“全球通”实现迭代升级,创新推行“易企办”。谋划推出“惠企28条”“稳经济32条”“金融12条”等系列政策,打好“稳岗、降本、输血、纾困、强链”组合拳;率先推出惠企政策“直通车”,补项目全部实行网上申报、刚性兑现,受到企业普遍欢迎。推动实施百企上市、千企上规、万企上云计划,去年全市新增“小升规”1030家、上云企业1.4万家,新增“冠军”企业数、“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入库数居全省第一。
强化动能培育,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注重发挥的“关键一招”作用,激活创新增动能,提出构建“一区”(自创区)“一廊”(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一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创新格局,开创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三界融合”发展径,推动创新平台加速落地,去年新引进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数量翻番。加速转型增动能,牵头实施“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增动能,打造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等高能级平台,去年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拉动全省外贸出口增长1.3个百分点。
注重制度建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注重靠制度厘清政商边界,清朗立规矩,创新推出“三清单一承诺”制度,实施“民企优化、行业引领、园区样板、市场提升、商会示范”五大工程,办好“亲清政商学堂”。用心服务解难题,深化“三服务”活动,建立常态化“理旧账”机制,推行无还本续贷等创新举措,实现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制造业贷款和贷款成本“三升一降”。柔性执法稳预期,实行重大涉企案件风险报告制度,建立企业家紧急事态应对机制,全面推行涉企柔性执法,让广大企业在温州放心投资、专心创业、经营。
加强,引导温商健康成长。大力“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创新”的温州人,持续注入追求卓越、守正出新、富于创造、大气包容、美美与共、奋斗奋进等新的时代内涵,让温州企业家薪火相传。树立“礼遇尊荣”重商导向,通过程序设立“民营企业家节”,建设世界温州人家园和民营经济博物馆,出台民营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办法。实施“青蓝接力”培养行动,在全国率先成立民企“新时代讲习团”,创建温州民营经济学院,建立新生代企业家到机关挂职锻炼制度,深化工商联组织及商会协会。制定“两个健康”温州标准,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一套科学性、操作性较强的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指标体系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体系,加快推动先行区向示范区跨越、制度向理论提升、创建实效向发展实效。
近年来,绍兴市委贯彻省委、省决策部署,积极谋划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思举措,提出重返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的阶段性目标,打好以“两业经”“双城计”“活力城”为重点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努力为我省建设“重要窗口”贡献绍兴力量。去年,绍兴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第33位;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评价中,绍兴发展水平指数居第3位、发展进程指数居第1位。
加快“腾笼换鸟”步伐,推动转型升级。研究制定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双十双百”集群制造培育等重大举措,突出纺织、化工、金属加工三大传统产业和黄酒、珍珠两大历史经典产业,全市域、全行业、全产业链推进智能化;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大力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现代医药、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全市五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已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唯一获全省“腾笼换鸟”考核“七连冠”城市,去年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5%。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招大商引好资。深入推进招商引资体制,抢抓新兴产业发展的时间窗口,设立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产业基金,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行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全力招引重大产业项目,推动形成集成电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态势。近三年,全市累计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41个,其中50亿元以上27个、100亿元以上7个,计划总投资近4500亿元。
整合提升开发区(园区),重塑产业布局。着眼系统性重构、创新性变革,推动全市工业园区从281个整合到24个、省级以上平台从13个整合到9个,成功培育集成电、高端生物医药两个“万亩千亿”产业平台。深化“亩均论英雄”,完善用地、用能、排放等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园区、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去年,全市企业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分别提高10.5%和7.2%。
完善人才科创体制,积蓄发展动能。高标准推进“一区两廊”建设,打造长三角南翼先进智造。全市域推广全面创新“新昌经验”,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人才创业创新全周期“一件事”,打造“海智汇”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累计引进落户国家引才计划人才192名、省引才计划人才158名。研究出台“科技新政20条”,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涌现出工厂化养蚕、“不”黄酒等一批性新产品新技术,近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家数年均同比增长40%以上。
右眼皮跳测吉凶
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制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9”政策体系,并推动涉企政策“一网受理、一次兑现”。推进投资项目集成审批和“标准地+承诺制”,推行“一园通办、一窗全办、多证合办”,实行投资项目建设施工许可容缺受理,努力实现“办事不出区”“拿地即开工”,打造营商最优市。在去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报告中,绍兴位居全国第5位。
我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以激发科研主体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为主线,全面深化,推动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我省科技特派员、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县域科技创新、科技党建等经验做法,在全议上作介绍;科技创新2项工作连续两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强化顶层设计,谋划科技新篇章。凝聚共识,组织30次中心组学习、省市联学等活动,深刻领会习总对科技部门提出的“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工作要求,引导全系统自觉谋、抓、促。强化政策供给,制定“科技新政”及系列配套政策,实施“尖峰、尖兵、领雁、领航”四大计划。协同联动,推进“两市两县两区”全面创新,把新昌“小县大创新”经验推广全省、影响全国。争创“国字牌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型县(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数量居全国第1,创新型城市数量居全国第2。
补齐突出短板,寻求科技新突破。补基础研究和高能级创新平台短板,制定加强基础研究实施意见,启动建设4家省实验室,近两年省级新引进10家大院名所,获国家基金支持24.8亿元。补研发投入短板,牵头制定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行动计划,将“企业研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经验做法推广到全省,近两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00亿元。补科技企业培育短板,两年新增高新企业8047家,增长近一倍;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3377家,提前实现“十三五”倍增目标。建立以KPI指标体系为核心的综合体建设运行机制,106家省级综合体帮助企业解决9000多个技术难题。
深化放权赋能,激发科技新活力。狠抓科技服务提质,厅本级56个事项网办率、零跑率等5项指标领跑全国,申报材料精简1/3、评审时间压缩1/3。狠抓科技人才赋能,制定赋予科研自主权等政策,实行代表作制度,试点“包干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所有权和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入选“国千”外国专家数连续6年居全国第1,2019年入选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数居全国第1。狠抓科技励制度,修订省科学技术励办法,推动设立浙江科技大,实行提名制。
用好倒逼机制,抢抓科技新机遇。开展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第一时间启动疫情应急专项,建立滚动淘汰“赛马”机制,协调组建攻关联合体,推动2款核酸检测产品获批注册,在救治、药物、疫苗等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进口替代科研组织机制,迭代梳理产业链断供和进口替代清单,实行“揭榜挂帅”,实施325项重大项目,形成61项自主可控进口替代,80多个项目被纳入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案。完善科技“三服务”机制,开展“双百”专项行动,116个服务小组携手163家综合体解决企业难题530个。厅机关5支服务先锋队精准服务应急攻关项目组解决难题89个。组织全球科技合作“云对接”“云签约”,帮助195家企业引进234名外国专家。
在省委、省的坚强领导下,我切实履行一把手抓职责,带头联系重大和试点项目,推动建立任务清单化、工作专班化、晾晒常态化推进机制,着力建强公共卫生体系,加快打造健康中国省域示范区。近年来,全省卫生健康领域承接综合医改、“互联网+医疗健康”等8项国家试点,连续3年在全国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考核中名列前茅,获中央财政励1.63亿元。2019年获省直单位工作考评优秀。
着眼实现“两手硬、两战赢”,加快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主动谋划、主动作为,以担当应对疫情“大考”。完善重大疾病监测预警机制,健全重大新发传染病发现、预警和报告制度,构建多层级多触点监测体系,强化区域协同的预警系统。完善分区分级应急响应机制,在全国率先推出以县域为单元的“五色疫情风险图”,推动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防控大格局。完善重大疫情集中救治机制,“四个集中”,建立省市专家组会诊机制,提高危重病例治愈率。在全国率先完成毒株分离和基因组测序。
着眼破解“看病难”“看病烦”,持续推进就医体验大提升。扭住群众看病就医“关键小事”,率先谋划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常态化推进“三服务”。2018年推出“看病少排队”等十大举措;2019年又推出“用血不用跑”等新十大举措;今年再提出15项新举措。“一窗办理、一站服务、一章管理”覆盖所有医疗机构;“两卡融合、一网通办”让群众“看病不用卡、只需一个码”;“出生一件事”实现“四证联办”。城市医院高峰时段排队平均时间缩短近四分之三,分时段预约控制在30分钟以内,平均住院日下降到6.9天。
着眼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推开县域医共体建设。1063家乡镇卫生院、208家县级医院组建成161家医共体,做实“一家人、一本账、一盘棋”。强化城市医院辐射带动,县级龙头学科增加到166个,手术台次年均增长15%,微创手术实现全覆盖。创新“两员一中心一团队”工作机制,构建“全科+专科+团队”服务格局,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78%。完善县域体系设置、资源配置和人才使用机制,5000余名县医院医生到基层上岗,99.6%的乡镇卫生院开设夜门急诊,95.7%开展门诊手术,住院量年均增长12%。
着眼创建生命健康科创高地,大力实施“医学高峰”行动计划。把打造“医学高峰”作为关键项目,加快推动向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转型。围绕提升医学科技创新力,落地运行中科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建成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集聚人才学科团队1500余个。围绕提升疑难重症诊治力,落地建设8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培育区域领先的高水平医院、重点专科群和学术带头人。去年全省三四类疑难重大手术占比提高16.9个百分点,3家医院入选全国排名最靠前的12家“A++”综合医院。围绕提升数字化转型驱动力,创新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完善智慧医院构架,提升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促进医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