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鹿城区五马街道,100多名“长”包干了147条街巷。他们建立了长微信群,这个微信群不发红包,不聊天,不发美食,不晒旅游图,他们时时紧盯城市精细化管理不足之处,城市一点一滴的改变,映在他们的眼底,也记录在这个群里。
只两天不见,招贤小区杂乱的绿化带得整洁清爽,沧河巷口占道的建筑垃圾夜色中悄然被大卡车运走,广场297号弄堂里破损的灯更换一新,沧河巷出租房的房东全部签署了消防安全责任书……
同样是两天不见,信河街面垃圾死角全部清理一新,绿化带中的垃圾1天至少清理两次,沿街部分绿化带与区园林局对接,及时补植枯死苗木,街区面貌焕然一新。
六月天里,头顶上的太阳辣,只见风尘仆仆的朱艳鹰推开街道办事处大门,径直自己的办公桌。来不及喝一口茶水解渴,她得抓紧时间将手机里的相册连接上电脑,然后电脑备份,群里晒图。
朱艳鹰是市区五马街道七枫巷的长,也是长微信群里喜欢“晒图”的老大姐,同事们称,她微信晒的图是清一色城市精细化管理内容,既单调又枯燥。
临街店面门前有违规占道、摆放行为,她会及时督促整改;看到面垃圾、小广告和绿化缺失,她会叫来环卫工人及时清扫。她说:“每天上走一圈,看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用手机拍下来。有时候一天能拍30多张,不到一个星期手机相册就放不下了。”
每次点开手机相册,朱艳鹰就滔滔不绝。一家糖果店经常占道,劝了那么多次都不整改,这次她采取“硬手腕”,跟执法长联手,不整改就立案处罚。事后,朱艳鹰多次回访,直至再没发现占道行为,才将整治前后的对比照发微信群,请群里的长们一起监督。
平均每天30多张照片,每一周抽出一天的时间整理回访记录,这是朱艳鹰在微信圈里的“工作模式”。
长是编外长,长制推行以后,五马街道为了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聘请热心老担任长。石秀春老人住在朔门街,为人热心、公义,因此被推荐为朔门街长。
起初,哪里有窨井盖坏了,哪里的阴沟不通水了,老人会跑到社区反映。后来她渐渐发现,几名年轻的长都是通过手机拍拍照,发发信息,发现的问题。她就像找到了“党组织”,拉着年轻小辈们教她微信发图。
70多岁的老太太,手机成了她离不开的“伴”。现在老人外出串门,购物买菜,都会随身带着手机,全长380多米的朔门街,她一天要来回走个三四趟。哪里有垃圾死角、杂物堆放,她就会拍几张照片。石秀春乐滋滋地说:“我发上的图片,不仅朔门网格看得到,街道里的领导也能看到,解决起来特别快。”
温州的“长制”,是一套“五位一体”的长体系。一条上有五个人,分别是市级长、区级长、属地街道长、执法长和长。虽然分属不同的单位,管理的范围不同,平时见面的机会不多,但是微信让他们之间从不缺少合作。
微信群里的“滴答”声,是长们上巡查的“催工号”,时刻将道“不美观、不干净”的情景人前。微信群里的“滴答”声,也是部门协作的合奏曲,每每有问题抛出,就立马有人“接球”,这被称为长之间的合作。
城市精细化管理需要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更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在长微信群里,属地、与执法、等部门常常联合执法,变各自为政为齐抓共管,因此长制实行仅仅百余日,温州城市道已经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