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作方案> 文章内容

浅议支架式工作坊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7-6-20 11:53:1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导读:支架式工作坊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能力。因此,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并与他人、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体形成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同时,认为学习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协商性、探究性等一些特征。情境认知理论在教学应用方面有两大特点。一是提倡情境性教

  实践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支架式工作坊就是以实践为核心的辅助模式。本文结合实践研究,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中支架式工作坊的理论基础及运转方式,以期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完全依靠知识的传授,因此,打破单一的知识讲授的方式、探索灵活多样的模式势在必行。心理健康教育除了知识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行为实践、情感体验与习惯养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介,以经验为起点,以活动为核心,以过程为重心,以合作为主线”的原则。

  工作坊起源于欧洲的包豪斯学院,是现代建筑设计的格拉皮乌斯“技术与艺术并重”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学习过程如“工厂学徒制”,学生的身份是“学徒工”。在教学过程中,担任艺术形式课程的教师称“形式导师”,负责教授理论课程,并引领专业的发展;而担任技术、手工艺制作课程的教师称“工作室师傅”,负责实践教学。由于实践环节需要特定的场所,而学生日常实践空间——工作坊逐渐成为实践环节的核心,因此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称为“工作坊”。

  源于现代建筑设计领域的实践教学模式,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但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扩展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实践为核心,按照实践的要求学习理论,而不是以理论为核心,按照理论学习的要求辅助实践,是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因此,流行于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领域的工作坊教学模式,也逐渐被其他专业领域的教学所借鉴。如张尚莲、李明、黄越都将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应用于翻译领域的课堂教学,认为这一模式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郑碧波将工作坊式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心理教育,有效推动了学生意识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合作意识的形成。夏艳玲在社会调查研究教学中运用了工作坊教学模式,良好地改善了教学效果。王雪华通过实践发现,强化了学生的管理、教育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情境认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重要的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一种活动,是个体与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能力。因此,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并与他人、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体形成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同时,认为学习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协商性、探究性等一些特征。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