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汇报材料> 文章内容

2017中国早期企业劳工风险调研报告》发布 这六条红线要注意

※发布时间:2017-9-6 19:28:2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以融资轮次来界定企业,早期企业是指C轮以前的创业公司。近年来,国内的创业热情空前迸发,根据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家。2017年上半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6万家。新生企业为市场注入了活力,也是中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无讼创始人蒋勇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作为法人,企业运转的方方面面都和法律息息相关,但由于法律服务的高门槛和高成本,大多数初创企业难以配备专职法务人员,也难以便捷高效地获得专业法律人士的,在法律风险上处于裸奔状态。“因此无讼作为面向企业的互联网法律服务机构,希望从劳工领域给创始人及人力资源管理团队提供一些参考。”

  蒋勇特别指出,8月18日是中国人力资源日,选择在这天发布此份报告,也是希望能够引起对早期企业劳工状态的更多关注。

  “劳工无讼指数”是本份调研报告的核心。据记者了解,一直以来,法律风险的系统性评估都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难题。企业往往只有被动地应对纠纷和诉讼,却很难事先自查法律风险所在。尤其对于早期企业而言,由于缺乏专业法务人员的支持,企业更难对法律风险有清晰认知。而此次发布的“劳工无讼指数”是一套成熟严谨的企业法律风险评价指标,填补了劳工领域的这项空白。

  调研工作选取涉及电子商务、企业服务、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领域、覆盖轮、A轮、B轮等多个融资阶段的99家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大数据能力梳理了近三年来全国法院公开的所有劳动争议裁判文书,从近60万篇裁判文书中分析企业的涉诉缘由,据此总结出涵盖9大劳工管理模块的59个风险点,为其标定不同的风险权重,从而设计出劳工风险体检问卷,让参评企业通过填写问卷自查劳工风险,所得分数则形成企业的“劳工无讼指数”。

  蒋勇介绍,根据“劳工无讼指数”的评判标准,如果一家企业的“劳工无讼指数”整体得分在80分以上,说明企业的劳工表现较为优秀,风险相对可控,但如果低于这个分数,则意味着企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劳工风险,发生纠纷和在纠纷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可能性较高。

  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陈锐在接受采访时对“劳工无讼指数”表示肯定:“无讼作为中国互联网法律服务行业的领军企业,在法律领域和互联网技术领域均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厚的影响力。此次推出早期企业劳工风险调研报告,以及帮助企业预警法律风险的劳工无讼指数,正是无讼依托这种经验和影响力,为中国早期企业的发展和规范做出的突出贡献。”

  早期企业最容易因为什么事情发生劳动纠纷?答案是劳动关系解除和薪酬福利。数据显示,35%的早期企业的劳动纠纷都是由劳动关系解除所导致,由薪酬福利问题带来的争议则占16%。由此可见,一半以上的劳动争议都是由解聘员工和工资待遇上的问题引起的。前者往往是企业未与员工达成一致就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后者则多为企业未能及时或足额给予员工工资补偿和加班费,因此引发纠纷。

  一般而言,企业的劳工管理可以被分为招聘与录用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福利管理、工时制度与休息休假管理等九大模块。报告数据显示,早期企业在工时制度与休息休假管理这一模块的表现最为薄弱。早期企业普遍使用不定时工时制、加班制,同时缺少管理经验和劳动风险防范意识,未能对相关制度进行规范并且及时取得监管部门的审批,因此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成为当务之急。

  早期企业,尤其是互联网 领域的早期企业,常常通过竞业协议,本单位员工在离职后,去往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自己从事同类业务。一旦员工违反此类协议,企业就可向其提起索赔,自身利益。此类诉讼纠纷屡见报端:两年前,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就曾因员工违反竞业协议而将15名前员工告上法庭,今年4月,某视频网站又因前高管跳槽同业而向其提出近五千万元的索赔金额。

  从企业端看,完善的竞业协议,是有效的竞争手段。但报告显示,46%的企业并未为竞业合理约定违约金条款,这意味着,一旦员工违反竞业约定,企业将无法获得任何补偿。除此之外,企业在约定竞业期限、竞业补偿的支付上也多有不完善之处。这些不完善使得企业的竞业条款难以实质发挥应有的约束作用,从而无法对企业形成有效的。

  不同的早期企业也在劳工纠纷上体现出了明显的行业特征。就企业在过去一年中因为劳动争议支付的赔偿金而言,金融科技行业位居榜首,10万元以上高额赔偿的比例高达14.2%,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这一行业整体薪资水平较高,产生的劳动争议也多集中在竞业、股票期权、高额培训费用等领域,因此纠纷金额也就往往较高。

  而在引发纠纷的原因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服务、智能硬件行业由竞业引发纠纷的比例位列前三。近年来人工智能行业的火爆不用多说,由此带来的是专业人才供求的严重失衡,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在所难免。虽然大多数企业会通过签订竞业协议的方式自身商业秘密,但在激烈的人才争夺中,竞业纠纷还是会频繁爆发。除此之外,企业服务和智能硬件也是近期十分热门、并且注重技术能力的行业,对技术人员的争夺同样严重,由此导致的竞业纠纷也就同样多发。(见习记者 王立芳)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emailprotected]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