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鞭炮声“加快自贸试验区2.0版建设”“推动寒地冰雪经济快速发展”“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巩固脱贫攻坚预防返贫”……翻看2021年省政协履职“成绩单”,一件件提案、一条条,都紧扣中心任务,回应民生关切,锚定振兴发展新突破,助力经济社会新发展。
这一年,省政协委员、各参加单位和专门委员会充分运用提案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共提交提案599件,立案564件,交111家单位办理,全部办结,被充分采纳,为辽宁“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政协力量。
2021年,省政协积极组织委员围绕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紧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撰写高质量提案。
工业兴则辽宁兴。刘奇委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交了“推动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省多家单位联合办理,相关在培育壮大“新字号”专项行动计划中被充分吸纳。省财政筹措安排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费补贴专项资金1亿元,安排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资金2亿元,支持新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
“数字经济必将成为我省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民盟省委提交了“发展数字经济助力辽宁振兴的”,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完善人才政策等具体,被省发展委等部门充分吸纳。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省政协民族和教委提出支持辽东绿色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提案,省发展委积极办理,成立了辽东绿色经济区工作专班,启动了发展规划、行动方案等文件编制工作。
围绕生态,康杰、闫巧玲委员提出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等修复的提案,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等单位认真办理,年度完成营林、造林面积202万亩,草原生态修复种草改良面积53万亩。
着眼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民革省委提出关于加强我省“候鸟型”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和使用的,省委组织部会同有关单位认真研究,推动实施《鼓励和支持柔性引进人才若干措施》。该提案为编制《“十四五”及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自觉践行履职为民旨,省政协把“人民至上”落实到履职工作中,为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与呼。
一件件提案聚焦民生关切,从群众最的需求出发,通过“小切口”反映“大民生”。2021年省政协提案中,涉及民生改善提案达118件,占比20.9%。
围绕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陈旧老化、严重影响供水质量问题,省政协人口资源委提交了关于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更新的提案,社会关注度持续走高。省多家单位、各市协同办理。在多方努力下,2021年全省新建二次供水设施102座,1457座,有效推进了二次供水问题的解决,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刘志香委员提交了筑牢民生保障“基石”,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提案,提出完善就业优先保障机制、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渠道、切实防范失业风险等,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省金融监管局充分吸纳,加强了大数据就业监测。
物业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张春林、丛兴日等委员提交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物业管理的提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积极采纳,召开了物业管理和维修资金管理工作座谈会,制定了全省物业管理工作要点。
着眼提升为老服务水平,陈耀东委员提出“建设社区食堂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的提案”,省民政厅等单位积极办理,各市均加强了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的设施建设。
在500多件提案中,省政协遴选出24件重点提案,由省政协、副领衔督办,同时促进重点提案协商督办与省政协重点协商、重点视察和协商式监督有机融合,确保提案办理高效推进。
针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提案,省政协积极推进以督促办,采取与党政部门联合检查、现场办公等方式,开展现场督办落实,推动相关问题解决,真正把履职为民体现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上。
就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更新提案办理,省政协主要领导先后赴省内七市开展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推动各市制定完善更新计划。省住建厅印发《城市供水水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提案办理成效突出。
省政协还积极延伸办理链条,对已办结但可以进一步扩大办理的提案,主动回访、跟进协商,推进提案办理拓展深化。
结合办理陈福生委员提交的“巩固脱贫攻坚预防返贫的提案”,省印发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出台配套文件27件,省级财政继续投入12亿元,支持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内生动力,促进共同富裕,让脱贫群众持续受益。
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数字辽宁、优化营商、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一个个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提案,最终化为省委省科学决策、部门制度文件和具体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党委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展现出奋力实现辽宁振兴发展新突破的“政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