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作方案> 文章内容

不停顿 不止步

※发布时间:2017-10-19 14:33:1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党的后,习总第一次到地方调研,来到前沿的广东、深圳,向世界传递出不停顿、不止步的时代强音。

  深圳,这座衔而生的城市,始终牢记习总的嘱托,在全面深化的大潮中奋楫前行,努力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新局面。

  今年全国期间,“罗湖医改”与“健康中国”一样,引起了广泛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全国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对2015年启动的罗湖医改不吝赞美之词,认为罗湖医改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成功转变,患者少生病、医保少负担,堪称医改的一面旗帜。

  仅2016年一年,深圳取消、转移、下放293项行政职权事项。此前,深圳32个市直部门晒出了“权责清单”,率先构建编制了覆盖市、区、街道的权责清单体系。

  罗湖棚改,被业内称为“中国棚改第一难”。在2016年“城市管理治理年”,深圳创新性提出“主导+国企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法务人员+执业律师”等一系列棚改政策、模式和标准,变斜坡类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为未来的国际化人居示范社区,力度之大、措施之实,百姓交口称赞。

  2016年,深圳多箭齐发,出台了科技创新、企业竞争力、人才优先发展、人才住房、高等教育等“一揽子”政策,集中推出235条措施。设立了重大产业、军民融合等系列基金,总规模超过2000亿元,引导更多资金向有效供给配置。在精准化组合型政策的激发下,供给活力迸发。

  深圳实施强区放权以来,下放事权108项,下沉公务员编制2374名。第三方调查显示,77%受访者认为强区放权“放得好”,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在深圳市委全面深化领导小组统筹指导下,深圳在全国首创“领导小组—专责小组—部门联合—社会参与”的督查机制,为评估量身定制了“度量尺”。建立项目台账制度,实现推进各方参与,成效由老百姓“说了算”,确保接地气见实效。

  户籍制度、国有企业、土地制度、法业化、教育综合……深圳以只争朝夕的拼劲、久久为功的耐力,实现攻坚重点突破、全面开花。

  党的以来,习总在多个重要场合这样强调,为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动发展指明方向。

  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的国家战略布局中,深圳正加快构建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先行区。

  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是深圳与生俱来的基因。世界各地的资金、技术和项目陆续来到深圳,并通过这个的窗口打开内地广大的市场。近年来,深圳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之上,步伐铿锵。

  依托前海这个新平台,深港在金融、航运、贸易、两地青年创业和专业服务业等范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正逐步成熟,深港双城记演绎新的跨越。2012年以来,前海片区注册企业从5000余家增长至今年上半年的超过14万家,其中企业4000多家。

  世界500强落户数,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风向标。去年以来,美国苹果华南运营中心、美国高通深圳创新中心、美国微软物联网实验室、美国微软教育产业联盟创新中心等世界500强项目相继落户深圳。目前,在深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近300家,跨国企业投资向高端领域迈进。

  深圳出口规模连续24年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出口目的地遍布全球226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为世界经济开辟新契机,华为、中兴、腾讯、大疆等一批世界级创新型企业加快拓展国际市场,正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合作。

  深圳的国际“鹏友圈”越来越大。84座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民不出深圳就可以轻松办理15国签证,海外之行更便利。深圳机场开通国内外客运航线多条,实现欧美澳直飞。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正式开港,海上门户升级换代,引领深圳迈向新的国际化高度。

  今年8月召开的深圳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大力实施“优势厚植行动”,积极参与和推动国家“一带一”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前海深港合作区和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开发,努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型经济新体制。

  这段时间,《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条例(送审稿)》正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这部条例将对这一系列有关知识产权的问题作出明确。

  今年7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习总要求改善投资和市场,加快对外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加快建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深圳市委六届七次全会部署的下一步工作“十大行动”中,排在首位的重点工作就是,开展“营商优化行动”,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

  “梳理优化企业办事、项目审批推进流程,能并联的一律并联,能精简的一律精简”,“力争全年为企业减负1350亿元”,“对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下降的行业前20强企业开展对口服务,建立问题清单和工作台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不需要的时候,感觉不到的存在;需要的时候,就在身边。”在深圳,说起营商、说起服务,这句话总被频频提及。

  找准职能定位,让“有形之手”规范地发挥作用,在很多人看来,这正是深圳营商最为可贵之处。

  党的以来,深圳不断减少直接管理、微观干预和事前审批准入,强化间接管理、宏观调控和事中事后监管服务,突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职能,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圳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部门权责清单,的“瘦身”,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率先启动商事登记制度后,截至今年8月底,深圳新登记商事主体207.2万户,比前增长305%。

  重大决策,要征求法律顾问意见,在深圳,这已经不是新闻。目前,深圳市法律顾问积极参与法律事务,为引导基金设立、前海体制机制创新等重大决策事项和重大建设项目提供法律意见。

  5年来,深圳全市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295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1.95万亿元,年均增长10.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482亿元增至3136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

  在经济新常态下,深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P含金量大幅提升。深圳以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创新载体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活力,为这座城市注入全新的发展动力。

  目前,深圳形成“三个为主”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对P增长贡献率超过50%;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6.1%;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69.3%。

  观察一个经济体或者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正在从传统的投资、出口、消费等“三驾马车”对P的拉动力,转向经济质量、行业标准、品牌信誉,后者蕴藏着更久的市场动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目前,深圳对标国际一流的标准质量体系,瞄准中高端需求和细分市场,找准在全球市场中的定位,把设计、标准、品牌作为提升深圳质量的三大支撑,实施提升工业设计、打造深圳标准、培育自主品牌三大专项行动计划,其中最鲜明的特征就是质量型增长。

  工业设计,提升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目前,深圳建设多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打造中芬设计园,举办国际工业设计大展,创办创新设计研究院,集聚工业设计机构超过6000家,涌现浪尖、嘉兰图、无限空间等一批知名设计机构。5年来,深圳累计获国际iF设计大、红点总数居全国首位。

  抢占标准,谋夺国际市场。深圳行业领军企业,正从“执行标准”向“制定标准”转变,在通信技术、平板显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创制了一批关键技术标准,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据最新统计,深圳市研制国际国内标准累计已达4768项,其中国际标准累计1384项,国内标准3384项。62家国际国内标准组织秘书处落户深圳,标准国际化实现历史性突破。

  深圳自主品牌,更是走俏市场。深圳打造黄金珠宝、移动电话、时尚眼镜、时尚服饰、内衣等多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立起覆盖全市商事主体、共计5.5亿项信用信息的统一市场信用信息平台,推动企业树品牌、增信誉。目前,深圳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62个,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牢记嘱托,不停顿、不止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推荐: